
中方融媒4月28日讯 “前后间距5寸,左右间距7寸,每株秧2根秧苗……”4月26日,在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里,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邓传友、向泽华及植保植检站站长杨付前与村民们一起下田,测量样板田的插秧间隔,要求大家严格保持秧苗的移栽密度。
据悉,该示范基地的180亩再生稻稻田是省里挂牌督办的再生稻示范田,去年亩产达到了900公斤,今年的目标是1000公斤。正值春耕插秧的关键时节,中方县农业农村部门安排专家下乡支援,力争为下半年的高产丰收开个好头。
为保证达到亩产1000公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科学种植,种子选择、播种移栽时间、施肥、杀虫除草等都必须严谨,其中插秧是重要一环。再生稻示范片区的核心示范区主要以人工插秧为主,采用开沟分厢移栽,以保证大田基本苗。插秧的秧龄,栽植密度等都有精确标准,这些都是实现高产丰产非常重要的前提。
后期,在再生稻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县农业农村局还会派出技术小组,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根据农时对示范片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确保再生稻“健康成长”,实现预期目标。
中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向泽华说:“通过‘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再生稻的生产规模,促进了粮食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全县粮食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的携带发展,保障了我县的粮食安全。”
据了解,2022年,中方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再生稻生产基地 12个,种植总面积1050亩,主要分布在桐木镇、泸阳镇、新建镇、袁家镇、铜湾镇。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